I love Bali是Clubmed Bali 酒單中,我最喜歡的其一。
過去旅行容易追求體驗不同的特色網美飯店,又捨不得都待在飯店而拼命向外探索。爸媽眼裡的壯色,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不一定能體會;孩子眼裡的趣味,父母初老體力有限僅能盡量陪伴。我們都到了需要學習彼此尊重的年齡,生活中不再只是可以、不可以,而是多了你我他所需要的自在。
第一次這樣在一個村裏,各取所需慢活著。也因為雨季天侯的變化,炎熱的峇里島偶有些許涼意,也讓我們多了一些時間放慢腳步。
孩子的獨立是這幾年一直希望可以培養的,這次旅行他們自己帶上乒乓球拍,大廳旁的球桌於是成為他們交朋友最好的管道,從小朋友到成人,世界各地的朋友和村內的GO總會在球桌和他們聊上幾句,問問他們的名字。於是捏捏開始跟我介紹誰家有幾個孩子,來自哪裡,幾歲大,叫什麼名字,最後甚至會去幫忙GO準備活動。我不禁回想過去的眷村生活是否就是如此?捏抓也在這次旅程中和一家澳洲三兄弟成為好朋友,每天膩在一起打球游泳,甚至連房間都住在我們隔壁,實在有緣。回台灣在等待行李的時候,還被球友的媽媽認出,來跟我們相認。
同班機的台灣朋友,看著獨自參與有年齡限制海上活動的我們,好是羨慕。也看到一些孩子即使參與mini club,父母仍全程伴隨。放手對我們來說同時也是一種學習,這次旅行捏捏自己準備行李,房型是聯通房,互不干擾,從第一天不認識環境到確認安全無虞而放手,到最後我們彼此都享受近幾年來專屬自己的旅行。
有人說整天待在村裏一下就無聊,我們只覺得太多活動和課程來不及探索, 也能做許多有小孩後沒有機會的嘗試。傍晚就拿(很多)杯調酒在沙灘牽手漫步,晚餐後再全家一起參加party。捏抓也對於探索樂此不疲,甚至去吧台詢問是否能得到bartender特製最特別的飲料,因此得到menu上沒有的rainbow drink(講給其他GO聽都笑死),抓抓說他想在村內住上一個月。
像是結束一個camping似的在最後一個夜晚邀請她最喜歡的GO一同用餐,也意外得到手環小禮物,全家人都滿載而歸,希望下次能在不同的國度相遇。